close
我又來了,還真討厭
靈感靈感它偏偏就是要在凌晨的時候出來
也許它是要確定其他人都已經睡去,只剩我和它的時候才肯露臉
今年的金馬影展我挑了兩部電影,聽風的歌和未定之天
當然其他的我也想看啦,只是沒這麼多時間,只好挑了兩部我最想看
其實女神凱特布蘭琪演的巴布狄倫的七段航程我也超想看
但是票一下就賣光了
會專程跑去看的原因是因為我發現有些電影不趁這種機會去以後真的看不到
譬如說吶喊雷克亞維克就是一個例子



"聽風的歌Heima",冰島語的"在家"


錫格若斯的歌很棒,但不到我覺得生活中缺它不可的程度
雖然如此我還是被他們的旅程所吸引而跑去看了這部他們的自製電影
因為我對冰島這個神秘的地方與當地的音樂充滿了好奇
「去年夏天,冰島知名樂團Sigur Ros結束了為期一年的世界巡迴,決定在家鄉舉辦一系列免費演出,不論是教堂、廢棄工廠、小市鎮的表演廳或者空曠無人的荒野寂境,Sigur Ros用絕美樂音將自身放逐於冰島邊疆,迷人音符襯著藍天、綠地、白雪與灰牆,成了樂迷珍藏的心靈風景。本片是Sigur Ros首部官方電影,交織表演實況與團員訪談,記錄了令人動容的歸鄉旅程。」 」

眼眶濕潤感動了好幾次
除了美麗的風景與音樂之外,我認為更美的是錫格若斯對於大自然和人類的熱情
為了表達對在風景保護區蓋水庫的反對意見,他們決定以不插電的方式演出以貫徹信念
為了要回歸音樂的本質,他們決定這一次的巡迴不收任何費用
人們還是都來了,不只是他們的樂迷而已,而是單純想要聽音樂的小鎮居民
情人朋友家人都聚在一起,坐在峽谷的草地上,或是小小的教堂裡
小孩在現場也是安安靜靜的聽,雖然偶爾會想去摸摸他們的吉他
然後大家趁著天氣晴朗的時候放放風箏,躺著看天上的雲

反觀台灣的年輕人,包括我在內,都變得有點畸形
大多數人都不再關心台灣的自然環境,對人也都失去了信心
怎麼一回事?其實人生有這兩樣東西就差不多足夠了不是嗎?
真正該投注心力的事情覺得不重要,反而把注意力都放在愚蠢至極的內鬥和種族主義上
台灣人自己把自己的人生和環境給搞砸了


跟搖滾世代給我的啟示一樣
台灣的年輕人應該要有自覺,對於自然與傳統文化的保存




"未定之天 The Future is Unwritten"



「一九七○年代中葉成軍於倫敦,The Clash是樂史上最具影響力、最被後進尊崇的龐克始祖樂隊,主唱也是領頭人物Joe Strummer的璀璨生命於2002年劃下句點,硬頸的音樂態度,留給後世無盡追思。繼《搖滾世代》後,導演朱利安坦普再度集結經典片段的精采力作,影片穿插U2主唱Bono等知名人物訪談,跟著鏡頭,來看這個影響當代最鉅的樂團揚升的傳奇。」
老實說龐克音樂或The Clash或Joe Strummer對我而言都有點陌生
我只是在聲音與憤怒這本書裡面看過他們的介紹
我就去看了
既然「現在的樂團能夠寫自己的歌,能夠藉著歌曲表達自己的理念與想法,能夠讓自己的聲音被大家聽到,Joe Strummer就在那裡 」
很妙的一個音樂人
也難怪他這麼與眾不同
喜歡幫自己和別人取新的名字,從來不刷牙還把自己當作應該刷牙的反例
會突然跑去野外餐風露宿或是跑去非洲之類的
也是最早響應反對種族主義的樂團之一
喊著London calling,進行著白色暴動,衣服上寫著Hate and War(再也不是嘻皮式的Love and Peace)
用最簡單的幾個基本和絃寫歌,怒吼著70年代年輕人的徬徨與憤怒
沒錯,他組團後第一次進錄音間的時候幾乎不會彈吉他
但他就是敢在三個月內學好幾個和絃之後上場
這就是最原始的龐克精神
可惜後來的龐克都流於服裝上的形式,但70年代末期的時候龐克音樂還真的是轟轟烈烈的踏平了英國


真的很令人佩服
即使在轟動一時的The Clash鬧不合解散多年後,他們還是為了支持消防隊員的抗議活動而再度合作演唱
Joe Strummer在晚年的時候還改變方向重新出發,致力於研究民族音樂
我也可以了解他出生在外交官家庭卻投身於為工人階級發聲的矛盾與憂鬱
他曾經說過的The future is unwritten. 可以繼續影響世世代代的年輕人



如果能夠在看一次,能夠再看得清楚明白一點就好
不過至少在這部電影之後我更了解了龐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好電影 好音樂 好理念 和一個再難出現的藝術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nalam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