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我以為會差滿多的,但其實差不多
都會想偷懶
都會晚上熬夜做作品,因為靈感偏偏就是晚上才來
都會在繳交期限的前幾天才開始做作品(也是因為老梗的靈感問題)
都會在交完作業後睡到隔天中午才起床
我是不知道其他科系的學生是怎樣勤奮
但是老實說
藝術類的學生還真的是不管走到哪裡都一個樣XD
我漸漸的在這些長得跟我不太一樣的人中找到了一些共同點

不過最近發現了一件很奇妙的事
就是這學期的practical seminar實作課竟然會以討論自己的idea為主
是,就是整學期都會在反覆的驗證自己的idea
真正開始動手做大概也是在接近學期末的時候才開始
這實在是一個跟台灣非常不一樣的地方
在台灣比較重視你最後的結果
在這裡則是異常重視中間的過程是怎樣
像每個星期每個人都必須向老師與同組的同學發表自己這週的研究過程
然後大家會就你所說的內容來討論與問問題
也就是說
你對你自己所說出口的東西不了解到某種程度的話是不行的
如果沒有深入研究過,很容易會被問到啞口無言
你答不出來的時候也就等於"侯~~你這週研究做得不用心哦"
我以前還真的沒想過做一件比較大的作品之前要把自己的想法考驗到這麼徹底
只是覺得喜歡就做啊或因為我想做所以我做
但這種觀念在這裡是行不通的
你喜歡?為什麼喜歡?你想做?為什麼想做?
反正討論的過程中就是會把"你為什麼喜歡"的原因抽絲剝繭追根究底打破砂鍋地找出來
從現在追溯到過去,追溯到童年經驗,再追溯到哲學層面
其實以前小紅也有用這樣的方法,不過沒有現在這麼徹底這麼長久

像我從學期初到現在想研究的已經從:我就是喜歡英搖所以想做跟它有關的東西→英搖的歷史與政治層面→國家主義→以聽英搖來發現台灣與英國的文化差異點→音樂vs.自我認同/音樂vs.性別刻板印象/音樂vs.時間測量法....
目前我打算開始研究音樂與時間測量法,因為我的論文想研究時間測量法 囧
到底最後的結果會是怎樣,我還真的不知道...
還好其他同學的研究跟我差不多,同樣轉了很多方向和跟我一樣迷惑





印度女孩有好多口頭禪,還帶有濃濃的口音
f*ck
mother f*cker
it's so gay
it's so lame
喝花茶"it's so gay~~~"
看愛情電影"it's so gay~~~"
聽太多我都會用it's so gay來取笑她了
我懷疑她對gay有嚴重偏見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nalam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